有害纱疵增多的因素分析

文章来源: 来源于网络 发表时间: 2020-01-17
      有害纱疵直接影响纱线和棉布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因此,必须从减少有害纱疵入手,严防有害纱疵的产生,确保自身纱线的品质,以满足客户的对质量的各种需求。造成有害纱疵增多的主要因素如下。

  01

  原棉质量对有害纱疵的影响

  由于采购的原棉中棉结、籽屑、破籽、软籽表皮、僵片等疵点较多(特别是机采棉),各种棉结杂质在牵伸过程中会对纤维位移产生干扰,引起纤维的不规则运动,破坏牵伸区内的正常运动,致使条干恶化,运动中的疵点在牵伸时一般不会变小或变细,而是会在牵伸运动中包卷在纱条上,从而形成粗节。因此,对原棉中这些棉结及杂质都会引发疵点增多,对于成熟度低,轧工质量差,短纤维含量高的原棉,有害纱疵也会因原棉质量问题而增多,给成纱整体指标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02

  车间环境对纱疵的影响

  生产车间回潮率过大时,会造成纤维吸湿增大,直径膨胀,强力增加,弹性变差,柔软性增加,相互间摩擦加大,产生静电的能力和电阻均降低。反之,纤维回潮率降低时,纤维放湿,直径减小,强力下降,弹性变好,相互间摩擦减小,产生静电的能力和电阻均增高,原棉的自身粘性对纱疵产生影响,纤维在牵伸,加捻及成形的加工过程中,粘性高的原棉在纺纱中易绕胶辊、绕罗拉、绕胶圈,污染棉条纱线通道,造成棉蜡积聚挂花或积花,影响部分棉条通行受阻,致使恶化条干,纱疵增多,增加停车次数,影响机台的生产效率及本工序产品质量。

  03

  机械状态及日常操作对纱疵的影响

  各工序机械状态是否能达到工艺上机的要求,如设备在保全保养时揩车检修不彻底,维修保养人员责任心不强,日查巡检时不细致,对设备磨损及设备隐性故障发现不及时等对质量都会有直接影响,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中,如:清梳打手作用不良,梳棉锡林、道夫针布不良,刺辊、盖板针/齿条磨损,精梳锡林梳针断损,顶梳针条挂花,各部传动机件是否轻便,传递动作是否准确到位,周期性器材是否优良,各工序棉条纱线通道棉蜡过多,如:罗拉、胶辊轴承损坏或表面过脏,胶辊胶圈破损,上下胶圈内有杂物,上销损坏,各喇叭口、集棉器(破裂、变形弯曲、嵌杂质、跳动或滑出集棉器)、上下绒布清洁不良,锭翼通道挂花、发毛发涩不光洁等原因引起的部件绕花、挂花,都会导致纱条运动不规范、意外牵伸增多及飞花附入,导致有害纱疵数量增加。

  04

  工艺设计不当对纱疵的影响

  纺纱工艺设计时要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原料配置情况、主机设备的性能、工艺参数的论证等几大因素中全面综合考量,产品质量要求中应详细说明客户对品种、用途及质量要求的标准,然后依据客户的质量标准认真分析,优化工艺方案,在试纺小样时不断修正,确保工艺上机的质量要求,对原料的配置要标明要根据原棉的特点,严把原棉质量,配棉质量要按操作标准认真试验,尽量减少原料误差。主机设备及主机设备的工艺参数确定后,各工序在工艺参数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工艺设计时要符合该设备的技术特征,根据设备构造原理和技术说明合理选择。

  2)工艺设计时严格控制各工序设备的设定速度、牵伸倍数、罗拉隔距、各部梳理、除杂隔距、加压轻重、捻度、捻系数、捻缩率等工艺参数的设计。

  3)要确保各工序设备的完好状态,各工序纺机性能状态要达到本工序的完好技术条件,无隐性故障,确保运转机台工艺参数的准确性。

  4)工艺设计人员和维修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进行工艺优化和实践操作调整时,要熟知工艺设计标准及操作规程,维修人员能够熟练地按工艺设计要求完成各项实际操作,并能熟练处理本工序工艺实施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突发性故障。

  5)要不断地进行工艺小样及工艺优化实验,选用最佳的工艺实验方案。

  综上所述,不适当的工艺设计对纱疵都有直接关系,应用时上述几点如有失误,都会对本工序的质量控制造成不良后果,合理的工艺设计,熟练的专业实践技术对减少纱疵及粗细节的产生,提升成纱条干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提示本文来源于纺织网仅供参考阅读

涉及版权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