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材料创新专利成果丰硕!国家知识产权局调研盛虹和创新中心

文章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发表时间: 2025-05-26
5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一行赴盛虹控股集团、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重点产业布局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情况、专利转化应用以及实际审查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部长董琤,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主任孙跃飞,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蔡慧祥等国家及省市区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领导;盛虹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唐金奎、集团行政总经理王帅,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董事长梅锋,盛虹印染板块办公室主任朱冬兰等参加调研交流。
  调研中,董琤一行实地参观了创新中心展厅,详细了解中心在纤维材料创新及绿色低碳方面的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及成果转化情况。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座谈会上,盛虹与创新中心分享了各自在知识产权管理的成效与挑战。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石化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全产业链一体发展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产能规模中高端印染产品核心供应商,年加工产能超过24亿米,涤纶长丝年产能360万吨,产品差别化率超90%,其中再生聚酯纤维产能60万吨/年,位居全球首位。盛虹全面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1+N”战略布局,在苏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建设产业基地,2010年,盛虹北上连云港,建设了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70万吨/年丙烷产业链、390万吨/年PTA等重大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丙烯腈、光伏级EVA等高端材料的生产基地。盛虹还建设芳纶产业园,已完成国内最大单套年产5000吨对位芳纶和年产60000吨苯二胺项目建设。
  专利布局主要以国内为主,近年来也尝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布局。截至2024年底,盛虹控股集团共有国内有效专利726项,国外有效专利7项。除了积极申请专利外,盛虹还通过技术加密、构建标准、版权、著作权等形式,保护和推动创新。其中,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70项。盛虹先后承担国际标准人造纤维工作组召集人、代表中国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染色纺织品和染料的试验分委会(ISO/TC38/SC1)等工作,成为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一员,提高了中国在印染化纤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方向,建设十大重点实验室,搭建九大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先进纤维材料产业制造基地、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等,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国家级检测中心”等为支撑,构建起“概念验证—中试熟化—规模发展”的全链条服务生态,打通了从基础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产品中试,装备研制直至产业化的协同创新生态链。截至2024年底,中心共累计申请专利171件,授权专利82件,共参与制定标准74项,发布实施43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4项、团体标准22项,地方标准4项。并依托“江苏省先进功能纤维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增强自主创新和标准化服务能力,推动先进功能纤维优势产业技术与标准协同创新,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推动纤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盛虹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唐金奎表示,33年间盛虹不断创新发展三次跨越“转型峡谷”,第一次跨越从村办小厂成长为全球印染龙头,第二次跨越成为世界先进功能纤维领军者,第三次跨越抢占新能源新材料高地。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盛虹建成了全球首条“从二氧化碳到聚酯纤维”和“从废弃矿泉水瓶到聚酯纤维”的绿色产业链,再生聚酯纤维产能60万吨/年,但面临业内原生纤维企业不当竞争的现状,希望国知局、工商部门能够加大对再生纤维企业的支持力度,用知识产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梅锋进一步介绍了当前行业共性问题,提出制定原生再生纤维鉴别方法的标准必要专利,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实施可能性。双方还交流了纤维全产业链可追溯、碳排放评价以及专利评估模型等相关话题并建立后续沟通机制。
                                                                         
  董琤认为走进企业才能审核好国家战略前沿技术,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依法平等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拓展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有效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用高质量审查促进高质量创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弯道超车。  

  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走访交流,不仅加深了双方了解与认知,更为中心未来知识产权工作的优化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版权声明】联合纺织网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真实性需要自行检测
文章仅供信息专递作用,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
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电话:0755-8229 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