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7月15日,2025首届中国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大会在广州市海珠区拉开帷幕。这场以“AI 织新・智启未来”为主题的行业盛会,旨在向全球展示海珠区推动传统纺织产业智能化转型的“中国样板”。
现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中国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这份AI+纺织应用“宝典”,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权威指导与趋势引领。广州市海珠区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人才)联盟成立,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广州市现代纺织服装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筹)揭牌,围绕引才用才、推介交流、成果转化三大功能,推动海珠中大纺织商圈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多款和纺织行业关联的“广州AI”得到展示。广州市海珠区科工信局副局长吴小莹表示,不少传统产业在融入人工智能后,生产效能得到提升,所得产品款式新功能多,最终拉动消费。他们将发挥“海珠合伙人”机制优势,打造暖企新模式,从“服务企业”提升为“和企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纺织服装产业是广州市海珠区的优势产业之一,现有61家布匹市场,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均集中于中大纺织商圈,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面辅料专业市场商圈,辅料交易份额全球领先,已汇聚超1.6万户商户,年采购商超4000万人次,年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
当天,多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纺织产业中的前沿应用与未来趋势。广州市海珠区凭借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强大的人才与技术资源,以及领先的产业政策支持,已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优势。近年来,海珠区持续关注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及迭代升级,越来越多人工智能企业进驻该区。
截至目前,近10万名AI与数字经济人才集聚海珠,其中参与纺织服装产业赋能的研发人才超5000人。AI已覆盖纺织服装设计、生产、供应链等全产业链,并建设琶洲算谷系列智算中心、打造AI端侧系列芯片特色链条和发展产业互联网等,形成产业联动,推动纺织服装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创新和应用赋能。
未来,广州市海珠区将进一步突出“AI+”引领作用,扩大“数字+”产业优势;实施载体倍增行动,打造更多数智赋能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园区,推动纺织商圈市场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倍增行动,借助广交会通过“会展+”产业联动,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施政策赋能行动,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纺织服装产业联盟”资源,吸引时尚与数字技术复合人才,为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改造全链条(研发—智造—品牌)提供多维度的政策激励,打造全链条时尚产业集群。
【版权声明】联合纺织网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真实性需要自行检测
文章仅供信息专递作用,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
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电话:0755-8229 6262